根據多國模式的模擬,下周四或下周五第二個熱帶系統,有機會在台灣東南方海面發展,亦可能達颱風強度,對台威脅更大。圖左為17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模式,模擬25日20時地面氣壓圖。圖右為同時的美國模式,模擬25日20時地面風場圖,兩者的環流位置幾乎完全一致。圖/翻攝自「三立準氣象?老大洩天機」專欄 分享 facebook 昨天熱帶海洋氣團影響,昨天中午12時1分台北36.8度,自8月5日以來,台北第2度降回37.0度以下,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「三立準氣象?老大洩天機」專欄指出,可算是開始脫離連續酷熱的天氣。昨天午後有局部零星的對流,包括平地、山區,但降雨範圍不大。他說,今天至下周一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,上半天晴朗穩定,下午因太陽加熱,大氣轉趨不穩定,有局部雷陣雨。北台灣最高溫將會在36度左右,其他各地高溫大約在33至35度,是典型夏季的氣溫,仍需防曬、防中暑。東半部水氣逐漸增多,局部、零星降雨的機率,逐日提升。 下周二至下周四的天氣,吳德榮指出,與第一個熱帶系統有關;多國的模式模擬顯示,熱帶性低氣壓(實務上也有可能被認定為輕颱)穿過巴士海峽,其外圍環流將給東半部及南部山區帶來較明顯的降雨,其他地區也有降雨機率。 他說,根據多國模式的模擬,下周四或下周五第二個熱帶系統,有機會在台灣東南方海面發展,亦可能達颱風強度,對台威脅更大。其位置在台灣東南部近海,且移速很緩慢。但終究是第8天的模擬,不確定性很高,模式仍會變動,要持續觀察。【中央社╱台北18日電】根據中央氣象局今天最新的天氣預報,明天開始太平洋高壓將往北移動且勢力減弱,有利海面上熱帶擾動發展,下週要注意是否有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形成。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說,明天至21日,太平洋高壓緩慢北移且開始減弱,22日至24日,太平洋高壓已北移至北緯30度附近,有利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擾動的發展。徐仲毅表示,下週天氣的重點,注意菲律賓的熱帶擾動是否會形成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,目前各種預測模式變數仍大。氣象局一週天氣預報也顯示,22日至24日,熱帶擾動逐漸進入南海,台灣附近水氣偏多,東半部轉為短暫陣雨天氣。

C8784ED3AB7C3643
arrow
arrow

    xg25cuc3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