搭著「共享經濟」和「迷你KTV」的風潮,上海出現多個迷你健身房,業者聲稱好處是免年費、社區化方便使用。但也有分析指出,它缺少傳統健身房選擇多、兼具社交功能的特性。圖為共享健身倉量象魚北京街頭。圖擷自荔枝網 分享 facebook 搭著「共享經濟」和「迷你KTV」的風潮,上海出現多個迷你健身房,業者聲稱好處是免年費、社區化方便使用。但也有分析指出,它缺少傳統健身房選擇多、兼具社交功能的特性。澎湃新聞報導,上海近來出現多家如小貨櫃箱的迷你健身房,最少容納2人,最多5人。內部配有跑步機、啞鈴組和以智慧教練設備為核心的練習區,一小時人民幣10元(約新台幣45元)。業者認為,中國有2.5億人想健身卻缺乏行動,這種迷你健身房的好處是可廣設在社區中,讓用戶透過手機app預約,然後在5分鐘就能到達的距離找到健身房。迷你健身房「公園盒子」聯合創始人黃曉蕾說,美國健身人群滲透率高達17.7%,中國目前只有0.7%,所以對健身房的需求還很廣大。迷你健身房先前在陸媒引發討論,認為有可能成為新的投資風口。北京商報報導曾引述網路分析師于斌說,迷你健身房與迷你KTV類似,都是以小規模經濟模式營運,是比較新的經濟行為。與傳統健身房相比,雖然有更多的靈活性,但從長期看,不如傳統健身房空間大、選擇性多、社交範圍廣,用戶的忠誠度也是問題。

0C9EAEB653028D2E
arrow
arrow

    xg25cuc3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